|
000
|
01707nam 2200301 450
|
|
001
|
012023000743
|
|
005
|
20230614100332.7
|
|
010
|
|
@a978-7-80768-390-2@dCNY59.00
|
|
100
|
|
@a20230614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社区的实践@Ashe qu de shi jian@e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f折晓叶, 陈婴婴著
|
|
210
|
|
@a北京@c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d2023.5
|
|
215
|
|
@a413页@d23cm
|
|
225
|
2
|
@a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Azhong guo she hui xue jing dian wen ku
|
|
314
|
|
@a折晓叶, 1981年兰州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 1984年南开大学法学 (社会学) 硕士毕业,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农村社区发展和城乡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陈婴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博士毕业,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调查方法、农村社会学研究。
|
|
320
|
|
@a有书目 (第404-411页)
|
|
330
|
|
@a本书作者在1993年至1998年期间深入调查了几个有典型性的超级村庄, 包括广东沿海沙田平原的丰村、苏南地区的联村、闽南地区的畔村等, 它们分别对应了超级村庄的研究分类基本指标: 联村-苏南模式中的集体制合作体系、丰村-珠江模式中的股份制合作体系、畔村--晋江模式中的村政与民企合作体系。通过个案比较研究, 作者对这种超级村庄新型社区形态的兴起、发展及其内部特征和对城乡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描述和分析。
|
|
410
|
0
|
@12001 @a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
|
|
517
|
1
|
@a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Achao ji cun zhuang de fa zhan li cheng
|
|
606
|
0
|
@a农村社区@Anong cun she qu@x社区建设@x研究@y中国
|
|
690
|
|
@aD6@v5
|
|
701
|
0
|
@a折晓叶@Azhe xiao ye@4著
|
|
701
|
0
|
@a陈婴婴@Achen ying ying@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614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9965-7@dD6@e744@f3
|
|
|
|
|
| |
| 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折晓叶, 陈婴婴著.-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3.5 |
| 413页;23cm.-(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 |
| |
| |
| ISBN 978-7-80768-390-2:CNY59.00 |
| 本书作者在1993年至1998年期间深入调查了几个有典型性的超级村庄, 包括广东沿海沙田平原的丰村、苏南地区的联村、闽南地区的畔村等, 它们分别对应了超级村庄的研究分类基本指标: 联村-苏南模式中的集体制合作体系、丰村-珠江模式中的股份制合作体系、畔村--晋江模式中的村政与民企合作体系。通过个案比较研究, 作者对这种超级村庄新型社区形态的兴起、发展及其内部特征和对城乡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描述和分析。 |
| ● |
正题名:社区的实践
索取号:D6/74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89965
|
30068996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744]
|
在馆
|
|
|
2
|
689966
|
30068996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744]
|
在馆
|
|
|
3
|
689967
|
30068996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744]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