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853nam0 2200289 450
|
|
001
|
012023000131
|
|
005
|
20231115091350.3
|
|
010
|
|
@a978-7-5683-1205-9@dCNY58.00
|
|
100
|
|
@a20230626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610000
|
|
105
|
|
@aafk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菊叶薯蓣@Aju ye shu yu@f主编吴万兴
|
|
210
|
|
@a杨凌@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2.12
|
|
215
|
|
@a151页, 40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d23cm
|
|
314
|
|
@a本书编写组成员: 吴万兴, 陈新荣, 杨天龙, 陶红霞, 张忠良等
|
|
314
|
|
@a吴万兴, 男, 1956年生, 陕西人, 高级工程师,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院长、科技推广处副处长、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国枇杷学会常务理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 (美国) 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经济植物和经济林果树研究。陈新荣, 男, 1958年生, 云南人, 副研究员。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云南分所常务副所长, 现任西双版纳生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景洪市政协委员。杨天龙, 男, 1955年生, 四川人, 高级咨询师。现任中国南亚商务理事会副主席、四川国际商会常务副会长, 攀枝花光华集团董事长。
|
|
320
|
|
@a有书目 (第151页)
|
|
330
|
|
@a本书分为三个篇幅、十二个章节: 系统介绍了薯蓣的分布及用途; 薯蓣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及主要种类; 菊叶薯蓣引种栽培与发展前景; 菊叶薯蓣繁殖与栽培技术; 菊叶薯蓣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薯蓣皂甙元的发展前景; 薯蓣属植物中的甾体皂甙元; 薯蓣皂甙元及其合成产品的生产工艺。重点突出了菊叶薯蓣引种栽培技术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依据研究结果, 明确了菊叶薯蓣在中国栽培的北缘范围和在北缘地带栽培的关键技术, 为菊叶薯蓣在中国栽培种植和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
|
606
|
0
|
@a薯蓣@Ashu yu@x栽培技术
|
|
690
|
|
@aS632@v5
|
|
701
|
0
|
@a吴万兴,@Awu wan xing@f1956-@4主编
|
|
702
|
0
|
@a陈新荣,@Achen xin rong@f1958-@4编写
|
|
702
|
0
|
@a杨天龙,@Ayang tian long@f1955-@4编写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1115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3096-8@dS632@e78@f3
|
|
|
|
|
| |
| 菊叶薯蓣/主编吴万兴.-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12 |
| 151页, 40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23cm |
| |
| |
| ISBN 978-7-5683-1205-9:CNY58.00 |
| 本书分为三个篇幅、十二个章节: 系统介绍了薯蓣的分布及用途; 薯蓣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及主要种类; 菊叶薯蓣引种栽培与发展前景; 菊叶薯蓣繁殖与栽培技术; 菊叶薯蓣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薯蓣皂甙元的发展前景; 薯蓣属植物中的甾体皂甙元; 薯蓣皂甙元及其合成产品的生产工艺。重点突出了菊叶薯蓣引种栽培技术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依据研究结果, 明确了菊叶薯蓣在中国栽培的北缘范围和在北缘地带栽培的关键技术, 为菊叶薯蓣在中国栽培种植和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
| ● |
正题名:菊叶薯蓣
索取号:S632/7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83096
|
300683096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632/78]
|
在馆
|
|
|
2
|
683097
|
300683097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632/78]
|
在馆
|
|
|
3
|
683098
|
300683098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632/7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