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545nam 2200289 450
|
|
001
|
012022000349
|
|
005
|
20220516140743.3
|
|
010
|
|
@a978-7-5203-9291-4@dCNY48.00
|
|
100
|
|
@a20220414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金惠敏论文化现象学@Ajin hui min lun wen hua xian xiang xue@f金惠敏著@g李昕揆编
|
|
210
|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2.3
|
|
215
|
|
@a226页@d21cm
|
|
225
|
2
|
@a当代名家论语丛书@Adang dai ming jia lun yu cong shu
|
|
314
|
|
@a金惠敏, 1961年生, 河南淅川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四川大学二级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 文学理论, 文化理论, 哲学。
|
|
320
|
|
@a有书目 (第210-221页)
|
|
330
|
|
@a本书是金惠敏教授学术和理论研究成果剪辑。内容上, 从中到西、从古到今、从文学到哲学、从理论到现实、从民族具体到人类一般, 博大而又精深, 宏观兼之细绎, 但主线则清晰可辨: 文化现象学。这一理论将文化作为人的生命意志的展露和升华, 并且对自身存在的超越和扬弃, 文化以此方式而诞生并成长。文化不止于一种主体间性, 它更是一种他者间性。悖论言之, 文化既是也不是其自身。言其“自身”是就其功能性而论的, 而称其为“非自身”则是说其在起源上、构成上均可以杂合视之。文化自我因着文化他者而成就自身。无他者, 则无文化。文化本身即现象学, 是生命的显现, 显现于与他者共在的文化星丛。
|
|
410
|
0
|
@12001 @a当代名家论语丛书
|
|
606
|
0
|
@a文化@Awen hua@x现象学@x研究
|
|
690
|
|
@aG@v5
|
|
701
|
0
|
@a金惠敏,@Ajin hui min@f1961-@4著
|
|
702
|
0
|
@a李昕揆@Ali xin kui@4编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516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54250-2@dG@e457@f3
|
|
|
|
|
| |
| 金惠敏论文化现象学/金惠敏著/李昕揆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3 |
| 226页;21cm.-(当代名家论语丛书) |
| |
| |
| ISBN 978-7-5203-9291-4:CNY48.00 |
| 本书是金惠敏教授学术和理论研究成果剪辑。内容上, 从中到西、从古到今、从文学到哲学、从理论到现实、从民族具体到人类一般, 博大而又精深, 宏观兼之细绎, 但主线则清晰可辨: 文化现象学。这一理论将文化作为人的生命意志的展露和升华, 并且对自身存在的超越和扬弃, 文化以此方式而诞生并成长。文化不止于一种主体间性, 它更是一种他者间性。悖论言之, 文化既是也不是其自身。言其“自身”是就其功能性而论的, 而称其为“非自身”则是说其在起源上、构成上均可以杂合视之。文化自我因着文化他者而成就自身。无他者, 则无文化。文化本身即现象学, 是生命的显现, 显现于与他者共在的文化星丛。 |
| ● |
正题名:金惠敏论文化现象学
索取号:G/45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54250
|
300654250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G/457]
|
在馆
|
|
|
2
|
654251
|
300654251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G/457]
|
在馆
|
|
|
3
|
654252
|
30065425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G/457]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