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478nam0 2200301 450
|
|
001
|
012023000805
|
|
005
|
20231120143750.5
|
|
010
|
|
@a978-7-5227-2488-1@dCNY78.00
|
|
100
|
|
@a20231025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历史终结论”的终结@A“li shi zhong jie lun ”de zhong jie@d= The end of “the end of history”@f刘明明著@zeng
|
|
210
|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3.9
|
|
215
|
|
@a229页@d24cm
|
|
300
|
|
@a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314
|
|
@a刘明明 (1986-),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
|
320
|
|
@a有书目 (第218-227页)
|
|
330
|
|
@a本书从两个维度驳斥“历史终结论”: 一是国外左翼的视角。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捍卫表明,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犀利批判表明,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重重, 不可能是历史的终结。二是中国道路的视角。如果说国外左翼侧重于对“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批判, 那么中国道路则侧重于实践的批判。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成功表明, 西方自由民主不是世界各国走向繁荣富强和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方案, 这是对“历史终结论”直接而有力的终结。
|
|
510
|
1
|
@aEnd of “the end of history”@zeng
|
|
606
|
0
|
@a马克思主义@Ama ke si zhu yi@x研究
|
|
606
|
0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zhong guo te se she hui zhu yi@x社会主义建设模式@x研究
|
|
690
|
|
@aA8@v5
|
|
690
|
|
@aD6@v5
|
|
701
|
0
|
@a刘明明,@Aliu ming ming@f1986-@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1120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0135-6@dA8@e179@f2
|
|
|
|
|
| |
|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The end of “the end of history”/刘明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9 |
| 229页;24cm |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
| ISBN 978-7-5227-2488-1:CNY78.00 |
| 本书从两个维度驳斥“历史终结论”: 一是国外左翼的视角。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捍卫表明,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犀利批判表明,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重重, 不可能是历史的终结。二是中国道路的视角。如果说国外左翼侧重于对“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批判, 那么中国道路则侧重于实践的批判。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成功表明, 西方自由民主不是世界各国走向繁荣富强和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方案, 这是对“历史终结论”直接而有力的终结。 |
| ● |
正题名:"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索取号:A8/179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90135
|
300690135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A8/179]
|
在馆
|
|
|
2
|
690136
|
300690136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A8/17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