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132nam0 22002651 450
|
|
001
|
0113083223
|
|
005
|
20170613083223.0
|
|
010
|
|
@a978-7-02-009920-7@dCNY38.00
|
|
100
|
|
@a20140606d2014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 z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逝去的武林@Ashi qu de wu lin@f李仲轩口述@g徐皓峰撰文
|
|
210
|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14.04
|
|
215
|
|
@a432页@c图@d19cm
|
|
304
|
|
@a题名、责任者取自封面
|
|
330
|
|
@a上世纪初, 列强环伺, 为解救民族危机, 国人形成了尚武之风, 武术被称为“国术”, 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 尤以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 代表了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李仲轩先生以七十余年武学实践, 讲述他所师承的民国年间三位形意拳大师: 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的言行、造诣, 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林中人的生活实情、习武者特有的思维意识和为我中华所独有的身体训练法门。秘传与绝技之外, 更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余音。
|
|
606
|
0
|
@a回忆录@Ahui yi lu@y中国@z当代
|
|
690
|
|
@aI251@v5
|
|
692
|
|
@aI25@v5
|
|
701
|
0
|
@a李仲轩@Ali zhong xuan@4口述
|
|
702
|
0
|
@a徐皓峰@Axu hao feng@4撰文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40606
|
|
905
|
|
@aCKNYKJZYXY@b300529844-6@dI25@e333@f3
|
|
|
|
|
| |
| 逝去的武林/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4 |
| 432页:图;19cm |
| |
| |
| ISBN 978-7-02-009920-7:CNY38.00 |
| 上世纪初, 列强环伺, 为解救民族危机, 国人形成了尚武之风, 武术被称为“国术”, 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 尤以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 代表了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李仲轩先生以七十余年武学实践, 讲述他所师承的民国年间三位形意拳大师: 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的言行、造诣, 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林中人的生活实情、习武者特有的思维意识和为我中华所独有的身体训练法门。秘传与绝技之外, 更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余音。 |
| ● |
正题名:逝去的武林
索取号:I25/33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529844
|
30052984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5/333]
|
在馆
|
|
|
2
|
529845
|
30052984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5/333]
|
在馆
|
|
|
3
|
529846
|
30052984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5/33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