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776nam 2200301 450
|
|
001
|
012023000221
|
|
005
|
20231012152902.4
|
|
010
|
|
@a978-7-5432-3485-7@dCNY68.00
|
|
100
|
|
@a20231008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
@aCN@b310000
|
|
105
|
|
@aa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持久性不平等@Achi jiu xing bu ping deng@f(美) 查尔斯·蒂利著@d= Durable inequality@fCharles Tilly@g张熹珂译@zeng
|
|
210
|
|
@a上海@c格致出版社@c上海人民出版社@d2023.8
|
|
215
|
|
@a255页@c图@d21cm
|
|
225
|
2
|
@a蒂利作品集@Adi li zuo pin ji
|
|
314
|
|
@a查尔斯·蒂利 (1929-2008) 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 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伯滕威泽社会科学教授, 曾在特拉华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等校兼任教职; 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美国哲学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促进会会员。张熹珂,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 法学 (政治学) 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
|
|
320
|
|
@a有书目 (第275-333页)
|
|
330
|
|
@a本书聚焦于性别、族群、出生地等具有明显界限的类别, 主张从组织因素理解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的不平等机制, 从而揭示不平等持续存在的原因。书中提出, 产生和维持不平等的四种机制分别是剥削、机会囤积、模仿和适应。其中, 剥削和机会囤积建立了持久性不平等的体系, 模仿和适应则将其强化, 这几种机制通常是相互作用、彼此增强的。全书结合大量具体实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阐释, 并指出了实现机会平等的可能路径。
|
|
410
|
0
|
@12001 @a蒂利作品集
|
|
500
|
10
|
@aDurable inequality@mChinese
|
|
606
|
0
|
@a社会组织@Ashe hui zu zhi@x研究
|
|
690
|
|
@aC912@v5
|
|
701
|
1
|
@a蒂利@Adi li@g(Tilly, Charles),@f1929-2008@4著
|
|
702
|
0
|
@a张熹珂@Azhang xi ke@4译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1008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3362-4@dC912@e600@f3
|
|
|
|
|
| |
| 持久性不平等/(美) 查尔斯·蒂利著= Durable inequality/Charles Tilly/张熹珂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8 |
| 255页:图;21cm.-(蒂利作品集) |
| |
| |
| ISBN 978-7-5432-3485-7:CNY68.00 |
| 本书聚焦于性别、族群、出生地等具有明显界限的类别, 主张从组织因素理解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的不平等机制, 从而揭示不平等持续存在的原因。书中提出, 产生和维持不平等的四种机制分别是剥削、机会囤积、模仿和适应。其中, 剥削和机会囤积建立了持久性不平等的体系, 模仿和适应则将其强化, 这几种机制通常是相互作用、彼此增强的。全书结合大量具体实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阐释, 并指出了实现机会平等的可能路径。 |
| ● |
正题名:持久性不平等
索取号:C912/60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83362
|
30068336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2/600]
|
在馆
|
|
|
2
|
683363
|
300683363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2/600]
|
在馆
|
|
|
3
|
683364
|
30068336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2/600]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