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02nam0 22002891 450
|
|
001
|
0126153111
|
|
005
|
20241126153111.0
|
|
010
|
|
@a978-7-5199-1657-2@dCNY59.00
|
|
100
|
|
@a20240523d2024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 a 000yb
|
|
106
|
|
@ar
|
|
200
|
1
|
@a大清最后的掌舵人@Ada qing zui hou de zhang duo ren@e载沣@f刘大胜著
|
|
210
|
|
@a北京@c研究出版社@d2024.04
|
|
215
|
|
@a308页@c图@d21cm
|
|
314
|
|
@a刘大胜 (1985-), 南开大学历史学本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 历史所博士后出站, 现就职于北京邮电大学。热读传统经典, 深谙文史写作, 有情怀有创意有理念, 文笔流畅, 思路清晰, 充满人文关怀。
|
|
320
|
|
@a有书目 (第295-304页)
|
|
330
|
|
@a本书讲得是曾经贵为光绪皇帝的御弟、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大清一代监国摄政王载沣, 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揭示了晚清政局的风云变幻。载沣被称为大清王朝的“送终者”, 透视他的一生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作为普通人, 在品行修养上值得称道, 但是作为帝国最后的掌舵人, 他的性格与学识, 或许又未必称职。但是, 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说, 他顺应了潮流, 没有像其他政治强人一样, 为了大清皇室的尊荣去组织殊死抵抗, 让中国政局得以向民主迈进, 也是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以史家的缜密考证, 又以文学通俗的笔法, 立体地展示了载沣平凡又不普通的一生。从题材上来看, 这本书对于人众读者以及对晚晴和改革史、宪政研究有一定兴趣的读者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
|
517
|
1
|
@a载沣@Azai feng
|
|
600
|
0
|
@a载沣,@Azai feng@f1883-1951@x传记
|
|
606
|
0
|
@a亲王@Aqin wang@x传记@y中国@z清后期
|
|
690
|
|
@aK827@v5
|
|
690
|
|
@aK827=49@v5
|
|
701
|
0
|
@a刘大胜@Aliu da sheng@4著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40523
|
|
905
|
|
@aCKNYKJZYXY@b300719937-9@dK827@e408@f3
|
|
|
|
|
| |
| 大清最后的掌舵人:载沣/刘大胜著.-北京:研究出版社,2024.04 |
| 308页:图;21cm |
| |
| |
| ISBN 978-7-5199-1657-2:CNY59.00 |
| 本书讲得是曾经贵为光绪皇帝的御弟、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大清一代监国摄政王载沣, 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揭示了晚清政局的风云变幻。载沣被称为大清王朝的“送终者”, 透视他的一生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作为普通人, 在品行修养上值得称道, 但是作为帝国最后的掌舵人, 他的性格与学识, 或许又未必称职。但是, 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说, 他顺应了潮流, 没有像其他政治强人一样, 为了大清皇室的尊荣去组织殊死抵抗, 让中国政局得以向民主迈进, 也是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以史家的缜密考证, 又以文学通俗的笔法, 立体地展示了载沣平凡又不普通的一生。从题材上来看, 这本书对于人众读者以及对晚晴和改革史、宪政研究有一定兴趣的读者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
| ● |
正题名:大清最后的掌舵人
索取号:K827/40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719937
|
300719937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7/408]
|
在馆
|
|
|
2
|
719938
|
300719938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7/408]
|
在馆
|
|
|
3
|
719939
|
300719939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7/40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