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2067nam0 2200361 450
|
|
001
|
012022000142
|
|
005
|
20190615084948.9
|
|
010
|
|
@a978-7-5482-3606-1@dCNY69.00
|
|
100
|
|
@a20190611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530000
|
|
105
|
|
@aa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兜唇石斛栽培技术@Adou chun shi hu zai pei ji shu@f李桂琳, 李泽生主编
|
|
210
|
|
@a昆明@c云南大学出版社@d2019.5
|
|
215
|
|
@a156页@c彩图@d26cm
|
|
312
|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
314
|
|
@a李桂琳, 1976年2月生, 云南瑞丽人。副研究员。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库首批专家、云南省和德宏州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和云南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优秀教师。李泽生, 1979年11月生, 云南鹤庆人。副研究员。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 云南省培养的第十四批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
|
|
314
|
|
@a本书编写人员: 李桂琳, 李泽生, 周侯光, 高燕, 耿秀英等; 摄影周侯光, 李桂琳, 李泽生, 白燕冰, 田翔等; 参编单位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瑞丽市科学技术局科学技术协会, 云南省德宏州科技情报研究所, 云南省德宏州科学技术协会
|
|
320
|
|
@a有书目 (第153-156页)
|
|
330
|
|
@a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系统阐述了兜唇石斛的起源与分布、经济价值、种植效益、生产现状、产业前景和生物学特性, 重点介绍了兜唇石斛主要种植品种及种苗繁育和人工种植技术。书稿分为八章, 先进行基本知识讲解, 然后分章节叙述栽培技术各环节, 内容深入浅出。
|
|
510
|
1
|
@aDendrobium aphyllum (roxb) C.E.C. fisch@zeng
|
|
606
|
0
|
@a石斛@Adan hu@x栽培技术
|
|
690
|
|
@aS567.2@v5
|
|
701
|
0
|
@a李桂琳,@Ali gui lin@f1976-@4主编
|
|
701
|
0
|
@a李泽生,@Ali ze sheng@f1979-@4主编
|
|
702
|
0
|
@a周侯光@Azhou hou guang@4编写
|
|
702
|
0
|
@a高燕@Agao yan@4编写
|
|
702
|
0
|
@a白燕冰@Abai yan bing@4摄影
|
|
712
|
02
|
@a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Ayun nan sheng de hong re dai nong ye ke xue yan jiu suo@4参编
|
|
712
|
02
|
@a云南省瑞丽市科学技术局@Ayun nan sheng rui li shi ke xue ji shu ju@b科学技术协会@Bke xue ji shu xie hui@4参编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190611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45571-73@dS567.2@e49@f3
|
|
|
|
|
| |
| 兜唇石斛栽培技术/李桂琳, 李泽生主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9.5 |
| 156页:彩图;26cm |
| |
| |
| ISBN 978-7-5482-3606-1:CNY69.00 |
|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系统阐述了兜唇石斛的起源与分布、经济价值、种植效益、生产现状、产业前景和生物学特性, 重点介绍了兜唇石斛主要种植品种及种苗繁育和人工种植技术。书稿分为八章, 先进行基本知识讲解, 然后分章节叙述栽培技术各环节, 内容深入浅出。 |
| ● |
正题名:兜唇石斛栽培技术
索取号:S567.2/49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45571
|
300645571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567.2/49]
|
在馆
|
|
|
2
|
645572
|
300645572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567.2/49]
|
在馆
|
|
|
3
|
645573
|
300645573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567.2/4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