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760nam 2200289 450
|
|
001
|
012023001007
|
|
005
|
20220723151600.3
|
|
010
|
|
@a978-7-5225-0640-1@b精装@dCNY95.00
|
|
100
|
|
@a20220723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乡土文化元素与乡村景观营造研究@Axiang tu wen hua yuan su yu xiang cun jing guan ying zao yan jiu@f王光利著
|
|
210
|
|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2.1
|
|
215
|
|
@a224页@c图@d25cm
|
|
225
|
2
|
@a九州文库@Ajiu zhou wen ku
|
|
300
|
|
@a本专著为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乡土文化元素的“美丽乡村”景观营造研究》(项目编号: 20YJAZH099)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
314
|
|
@a王光利, 男, 山东淄博人, 1969年3月出生, 1991年获得山东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
|
320
|
|
@a有书目 (第216-224页)
|
|
330
|
|
@a本书基于复兴乡土文化与传统文脉, 建设美丽乡村, 营造优良生活环境, 满足人们归属感和精神需求的目标, 首先从乡土文化元素及乡村景观的概念入手, 运用文化人类学、美学、艺术学、环境学的理论与方法, 概括乡土文化元素及乡村景观的特征、元素及价值, 系统分析乡土元素与景观设计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其次, 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实践调查法掌握当前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剖析, 在此基础上阐述乡土景观设计中乡土文化元素的植入原则、方法和思路, 探讨乡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以及融合创新与再造的思路。最后尝试探讨新技术对未来美丽乡村人文景观设计营造的影响, 以及如何运用新技术提升乡村景观的设计营造水平, 为早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探出新思路、新方法。
|
|
410
|
0
|
@12001 @a九州文库
|
|
606
|
0
|
@a地方文化@Adi fang wen hua@x影响@x乡村@x景观设计@x研究@y中国
|
|
690
|
|
@aTU986@v5
|
|
701
|
0
|
@a王光利,@Awang guang li@f1969-@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723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7845-6@dTU986@e1503@f2
|
|
|
|
|
| |
| 乡土文化元素与乡村景观营造研究/王光利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1 |
| 224页:图;25cm.-(九州文库) |
| 本专著为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乡土文化元素的“美丽乡村”景观营造研究》(项目编号: 20YJAZH099)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 |
| ISBN 978-7-5225-0640-1(精装):CNY95.00 |
| 本书基于复兴乡土文化与传统文脉, 建设美丽乡村, 营造优良生活环境, 满足人们归属感和精神需求的目标, 首先从乡土文化元素及乡村景观的概念入手, 运用文化人类学、美学、艺术学、环境学的理论与方法, 概括乡土文化元素及乡村景观的特征、元素及价值, 系统分析乡土元素与景观设计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其次, 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实践调查法掌握当前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剖析, 在此基础上阐述乡土景观设计中乡土文化元素的植入原则、方法和思路, 探讨乡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以及融合创新与再造的思路。最后尝试探讨新技术对未来美丽乡村人文景观设计营造的影响, 以及如何运用新技术提升乡村景观的设计营造水平, 为早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探出新思路、新方法。 |
| ● |
正题名:乡土文化元素与乡村景观营造研究
索取号:TU986/150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97845
|
300697845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986/1503]
|
在馆
|
|
|
2
|
697846
|
300697846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986/150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