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530nam0 2200289 450
|
|
001
|
012021000476
|
|
005
|
20210723080458.9
|
|
010
|
|
@a978-7-112-25973-1@dCNY139.00
|
|
100
|
|
@a20210723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藏式住屋的变迁@Azang shi zhu wu de bian qian@e拉萨地区1980年代之后乡村民居的演变研究@f胡滨, 杜平, 葛正东著
|
|
210
|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1.6
|
|
215
|
|
@a379页@c图@d24cm
|
|
300
|
|
@a“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 项目编号: 2017YFC0702400
|
|
320
|
|
@a有书目 (第376-377页)
|
|
330
|
|
@a本书是以拉萨地区1980年代之后藏式乡村民居的变迁为切入点, 探讨以空间模式连接传统与当下的路径和方法, 以期重构乡村民居“观念、建造、生活与空间”的关联性--一种塑造建筑地域特征的源动力。乡村民居在当下的演变是受到政策引导和村民自主意愿的双重影响, 是由此引发的生活形态和建造技术的改变所激发的变革。当下藏式民居正处在转型期, 它所面临的困境是当下中国乡村建设的缩影。对这个时期的民居演变展开研究, 将会为乡村的未来发展以及其他专业领域重新审视该时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
|
517
|
1
|
@a拉萨地区1980年代之后乡村民居的演变研究@Ala sa di qu 1980nian dai zhi hou xiang cun min ju de yan bian yan jiu
|
|
606
|
0
|
@a农村住宅@Anong cun zhu zhai@x建筑设计@x研究@y拉萨
|
|
690
|
|
@aTU241@v5
|
|
701
|
0
|
@a胡滨@Ahu bin@4著
|
|
701
|
0
|
@a杜平@Adu ping@4著
|
|
701
|
0
|
@a葛正东@Age zheng dong@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723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31124-5@dTU241@e1178@f2
|
|
|
|
|
| |
| 藏式住屋的变迁:拉萨地区1980年代之后乡村民居的演变研究/胡滨, 杜平, 葛正东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6 |
| 379页:图;24cm |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 项目编号: 2017YFC0702400 |
| |
| ISBN 978-7-112-25973-1:CNY139.00 |
| 本书是以拉萨地区1980年代之后藏式乡村民居的变迁为切入点, 探讨以空间模式连接传统与当下的路径和方法, 以期重构乡村民居“观念、建造、生活与空间”的关联性--一种塑造建筑地域特征的源动力。乡村民居在当下的演变是受到政策引导和村民自主意愿的双重影响, 是由此引发的生活形态和建造技术的改变所激发的变革。当下藏式民居正处在转型期, 它所面临的困境是当下中国乡村建设的缩影。对这个时期的民居演变展开研究, 将会为乡村的未来发展以及其他专业领域重新审视该时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
| ● |
正题名:藏式住屋的变迁
索取号:TU241/117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31124
|
300631124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241/1178]
|
在馆
|
|
|
2
|
631125
|
300631125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241/117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