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945nam0 2200289 450
|
|
001
|
012004006719
|
|
005
|
20060227214850.76
|
|
010
|
|
@a7-5306-2797-X@dCNY18.00
|
|
100
|
|
@a20040428d199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20000
|
|
105
|
|
@ay z 000yy
|
|
200
|
1
|
@a风水与建筑@AFeng Shui Yu Jian Zhu@f亢亮,亢羽编著@Fkang liang,kang yu bian zhu
|
|
210
|
|
@a天津@c百花文艺出版社@d1999.2
|
|
215
|
|
@a283页@d19cm
|
|
314
|
|
@a亢亮 1933年生,辽宁省鞍山市人。195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任天津大学教授,硕士导师,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 亢羽 1961年生,祖籍辽宁省鞍山市。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起任教于天津大学至今,1993年在天津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易学堪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研究员。
|
|
327
|
0
|
@a总序@a前言@a第一章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a第一节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a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的相关现代学科@a第二章 中国风水学的称谓及方术探源@a第一节 风水学的称谓探源@a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的方术探源@a第三章 中国风水学的基本概念@a第一节 阴阳五行说@a第二节 干支生肖@a第三节 四时五方@a第四节 河图洛书与八卦九宫@a第五节 七曜与九星@a第六节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a第七节 星象与分野@a第四章 中国风水学的流派与实用操作方法@a第一节 形势法@a第二节 理气法@a第三节 风水实例综合分析——《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迷@a第五章 中国风水的三大科学支柱@a第一节 中国风水学与天文学@a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与地理学@a第三节 中国风水学与人体科学@a第六章 中国风水与现代建筑学@a第一节 现代建筑理论思潮@a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与生态建筑学@a第三节 中国风水学与建筑环境科学@a第四节 中国风水学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a第五节 中国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
|
606
|
|
@a风水@x关系@x建筑@x中国
|
|
606
|
0
|
@a建筑学
|
|
690
|
|
@aTU-092@v4
|
|
690
|
|
@aTU@v3
|
|
701
|
0
|
@a亢亮@Akang liang@4编著
|
|
701
|
0
|
@a亢亮@4编著@AKang Liang
|
|
701
|
0
|
@a亢羽@4编著@AKang Yu
|
|
701
|
0
|
@a亢羽@Akang yu@4编著
|
|
801
|
0
|
@aCN@bPerfectSoft@c20060227
|
|
905
|
|
@a10447@dTU@e103
|
|
|
|
|
| |
| 风水与建筑/亢亮,亢羽编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2 |
| 283页;19cm |
| |
| 部分内容:总序;前言;第一章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第一节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的相关现代学科;第二章 中国风水学的称谓及方术探源;第一节 风水学的称谓探源;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的方术探源;第三章 中国风水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阴阳五行说;第二节 干支生肖;第三节 四时五方;第四节 河图洛书与八卦九宫;第五节 七曜与九星;第六节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第七节 星象与分野;第四章 中国风水学的流派与实用操作方法;第一节 形势法;第二节 理气法;第三节 风水实例综合分析——《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迷;第五章 中国风水的三大科学支柱;第一节 中国风水学与天文学;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与地理学;第三节 中国风水学与人体科学;第六章 中国风水与现代建筑学;第一节 现代建筑理论思潮;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与生态建筑学;第三节 中国风水学与建筑环境科学;第四节 中国风水学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第五节 中国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
| ISBN 7-5306-2797-X:CNY18.00 |
| |
| ● |
正题名:风水与建筑
索取号:TU/10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72678
|
200726786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TU/103]
|
在馆
|
|
|
2
|
72683
|
200726839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TU/10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