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441nam0 2200229 450
|
|
001
|
012021000259
|
|
005
|
20210428144616.9
|
|
010
|
|
@a978-7-122-35425-9@dCNY288.00
|
|
100
|
|
@a20210428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 z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画论·景观·语言@Ahua lun ·jing guan ·yu yan@f刘庭风著
|
|
210
|
|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1.3
|
|
215
|
|
@a453页@c彩图@d24cm
|
|
330
|
|
@a画论讨论的是在平面上操作景物, 造园理论则研究在地面上操作景物, 两者同样都属于造型艺术理论。绘画理论与造园理论的沟通、借鉴, 使文人画和文人园高度融合。《画论·景观·语言》上篇讲述空间与形态操作, 中篇讲述时间景观操作, 下篇讲述园景操作。在空间与形态操作中, 既有空间留白基本概念, 也有宾主呼应、虚实、阴阳表里、显隐明晦、疏密聚散、形与势、转折曲折、纵横开合、高低起伏、中心轮廓、俯仰顾盼和法度宜忌。在时间景观操作中, 既有一日的晨昏早晚景观, 也有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景观。在园景操作中, 从风景和园林两个层面入手, 分析了文人园与俗人园的差异, 提出了行旅游览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对景和园的定义进行了全面阐述, 进而对山水、天地和园林内要素进行释名。在景观操作上, 对动静操作、比兴设计进行了重点分析。本书作者把画论中与景观有关系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 较系统地保存了画论景观语言的原真性, 以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
|
606
|
0
|
@a山水画@Ashan shui hua@x绘画研究@y中国
|
|
690
|
|
@aJ2@v5
|
|
701
|
0
|
@a刘庭风@Aliu ting feng@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428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42807-09@dJ2@e1326@f3
|
|
|
|
|
| |
| 画论·景观·语言/刘庭风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3 |
| 453页:彩图;24cm |
| |
| |
| ISBN 978-7-122-35425-9:CNY288.00 |
| 画论讨论的是在平面上操作景物, 造园理论则研究在地面上操作景物, 两者同样都属于造型艺术理论。绘画理论与造园理论的沟通、借鉴, 使文人画和文人园高度融合。《画论·景观·语言》上篇讲述空间与形态操作, 中篇讲述时间景观操作, 下篇讲述园景操作。在空间与形态操作中, 既有空间留白基本概念, 也有宾主呼应、虚实、阴阳表里、显隐明晦、疏密聚散、形与势、转折曲折、纵横开合、高低起伏、中心轮廓、俯仰顾盼和法度宜忌。在时间景观操作中, 既有一日的晨昏早晚景观, 也有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景观。在园景操作中, 从风景和园林两个层面入手, 分析了文人园与俗人园的差异, 提出了行旅游览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对景和园的定义进行了全面阐述, 进而对山水、天地和园林内要素进行释名。在景观操作上, 对动静操作、比兴设计进行了重点分析。本书作者把画论中与景观有关系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 较系统地保存了画论景观语言的原真性, 以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
| ● |
正题名:画论·景观·语言
索取号:J2/132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42807
|
30064280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J2/1326]
|
在馆
|
|
|
2
|
642808
|
30064280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J2/1326]
|
在馆
|
|
|
3
|
642809
|
300642809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J2/132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