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430nam 2200301 450
|
|
001
|
012022000984
|
|
005
|
20220629112136.8
|
|
010
|
|
@a978-7-108-06163-8@dCNY22.00
|
|
100
|
|
@a20180802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h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周易》与儒学@A《zhou yi 》yu ru xue@f刘云超著
|
|
210
|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18.5
|
|
215
|
|
@a16, 168页@c图, 摹真@d19cm
|
|
225
|
2
|
@a周易文化讲论@Azhou yi wen hua jiang lun
|
|
314
|
|
@a刘云超, 1976年生, 男, 山东平原人。2008年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
|
|
320
|
|
@a有书目
|
|
330
|
|
@a本书为易学研究专家刘大均主持编写的“易学文化讲论”丛书之一种。丛书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的“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重点课题。本书以简明通俗的语言, 论述了儒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思想与《周易》思想之间的关系, 探讨《周易古经》中所蕴含的儒家和合、民本、仁政、内圣外王等思想之萌芽。另外, 对《周易大传》在易学发展和儒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周易大传》所呈现出的系统、成熟之儒家智慧也进行了阐释。最后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 简要介绍了由先秦至宋明, 易学与儒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紧密关系。
|
|
410
|
0
|
@12001 @a周易文化讲论
|
|
605
|
|
@a周易@Azhou yi@x研究
|
|
606
|
0
|
@a先秦哲学@Axian qin zhe xue
|
|
606
|
0
|
@a儒学@Aru xue@x研究
|
|
690
|
|
@aB2@v5
|
|
701
|
0
|
@a刘云超,@Aliu yun chao@f1976-@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629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6602-4@dB2@e457@f3
|
|
|
|
|
| |
| 《周易》与儒学/刘云超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5 |
| 16, 168页:图, 摹真;19cm.-(周易文化讲论) |
| |
| |
| ISBN 978-7-108-06163-8:CNY22.00 |
| 本书为易学研究专家刘大均主持编写的“易学文化讲论”丛书之一种。丛书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的“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重点课题。本书以简明通俗的语言, 论述了儒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思想与《周易》思想之间的关系, 探讨《周易古经》中所蕴含的儒家和合、民本、仁政、内圣外王等思想之萌芽。另外, 对《周易大传》在易学发展和儒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周易大传》所呈现出的系统、成熟之儒家智慧也进行了阐释。最后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 简要介绍了由先秦至宋明, 易学与儒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紧密关系。 |
| ● |
正题名:《周易》与儒学
索取号:B2/45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66602
|
300666602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2/457]
|
在馆
|
|
|
2
|
666603
|
300666603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2/457]
|
在馆
|
|
|
3
|
666604
|
300666604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2/457]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