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00nam 2200325 450
|
|
001
|
012023000487
|
|
005
|
20230906142022.9
|
|
010
|
|
@a978-7-118-12035-6@b精装@dCNY140.00
|
|
100
|
|
@a20210629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k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疲劳损伤@Api lao sun shang@f(法) 克里斯蒂安·拉兰内著@d= Fatigue damage@fChristian Lalanne@g张慰主译@zeng
|
|
210
|
|
@a北京@c国防工业出版社@d2021.4
|
|
215
|
|
@axxvi, 342页@c图@d25cm
|
|
225
|
2
|
@a机械振动与冲击分析@Aji xie zhen dong yu chong ji fen xi@v第4卷
|
|
300
|
|
@a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
|
|
305
|
|
@a译自原书第3版
|
|
306
|
|
@a本书简体中文版由John Wiley & Sons授权国防工业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
|
|
320
|
|
@a有书目 (第306-342页)
|
|
330
|
|
@a本书系统介绍了材料/构件的疲劳行为及随机振动下的疲劳损伤计算方法, 涵盖了大多数疲劳损伤模型。首章介绍了材料疲劳的基础知识; 第2章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疲劳模型和损伤累积方法; 第3章介绍了随机载荷计数方法; 第4章给出了单自由度系统疲劳损伤累积计算方法; 第5章讨论了随机载荷下疲劳损伤的标准差; 第6章介绍其他的疲劳寿命一应力模型及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 第7章阐述了低周疲劳的概念、应力一应变响应及低周疲劳下的损伤模型; 第8章从裂纹扩展的角度, 介绍了断裂力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
|
410
|
0
|
@12001 @a机械振动与冲击分析@v第4卷
|
|
500
|
10
|
@aFatigue damage@mChinese
|
|
606
|
0
|
@a振动疲劳@Azhen dong pi lao@x损伤(力学)
|
|
690
|
|
@aO3@v5
|
|
701
|
1
|
@a拉兰内@Ala lan nei@g(Lalanne, Christian)@4著
|
|
702
|
0
|
@a张慰@Azhang wei@4主译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629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9303-4@dO3@e61@f2
|
|
|
|
|
| |
| 疲劳损伤/(法) 克里斯蒂安·拉兰内著= Fatigue damage/Christian Lalanne/张慰主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4 |
| xxvi, 342页:图;25cm.-(机械振动与冲击分析;第4卷) |
| 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 |
| |
| ISBN 978-7-118-12035-6(精装):CNY140.00 |
| 本书系统介绍了材料/构件的疲劳行为及随机振动下的疲劳损伤计算方法, 涵盖了大多数疲劳损伤模型。首章介绍了材料疲劳的基础知识; 第2章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疲劳模型和损伤累积方法; 第3章介绍了随机载荷计数方法; 第4章给出了单自由度系统疲劳损伤累积计算方法; 第5章讨论了随机载荷下疲劳损伤的标准差; 第6章介绍其他的疲劳寿命一应力模型及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 第7章阐述了低周疲劳的概念、应力一应变响应及低周疲劳下的损伤模型; 第8章从裂纹扩展的角度, 介绍了断裂力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
| ● |
正题名:疲劳损伤
索取号:O3/6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89303
|
300689303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O3/61]
|
在馆
|
|
|
2
|
689304
|
300689304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O3/6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