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468nam 2200277 450
|
|
001
|
012021000414
|
|
005
|
20210421165520.4
|
|
010
|
|
@a978-7-5594-5024-1@b精装@dCNY59.80
|
|
100
|
|
@a20210120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jpn
|
|
102
|
|
@aCN@b320000
|
|
105
|
|
@ay z 000cy
|
|
106
|
|
@ar
|
|
200
|
1
|
@a幽玄@Ayou xuan@f(日) 大西克礼著@g王向远译
|
|
210
|
|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0.12
|
|
215
|
|
@a316页@d20cm
|
|
225
|
2
|
@a日本美学系列@Ari ben mei xue xi lie
|
|
314
|
|
@a大西克礼, 日本美学家、东京帝国大学 (东京大学前身) 名誉教授, 退休后埋首于美学研究与翻译。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等。
|
|
330
|
|
@a在日本歌人的领略下, 日本的神道被揉合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幽玄。幽是隐微, 玄是奥妙的黑, 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 行无常的人生真义。美从捕捉当下的物哀, 走入不生不灭的幽玄。枯山水、日式庭园、和室、壁暗美感的空间中进驻了永恒的闲寂, 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的要神秘。总之, “幽玄”有着神秘之美在文学中或表现为请厉之境中的妖艳之美、或一定程度的壮美。作者大西克礼对“幽玄”在此书中作了详细的分析。
|
|
410
|
0
|
@12001 @a日本美学系列
|
|
606
|
0
|
@a随笔@Asui bi@y日本@z现代@j作品集
|
|
690
|
|
@aI306@v5
|
|
701
|
0
|
@a大西克礼@Ada xi ke li@4著
|
|
702
|
0
|
@a王向远@Awang xiang yuan@4译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421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13104-6@dI306@e42@f3
|
|
|
|
|
| |
| 幽玄/(日) 大西克礼著/王向远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12 |
| 316页;20cm.-(日本美学系列) |
| |
| |
| ISBN 978-7-5594-5024-1(精装):CNY59.80 |
| 在日本歌人的领略下, 日本的神道被揉合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幽玄。幽是隐微, 玄是奥妙的黑, 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 行无常的人生真义。美从捕捉当下的物哀, 走入不生不灭的幽玄。枯山水、日式庭园、和室、壁暗美感的空间中进驻了永恒的闲寂, 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的要神秘。总之, “幽玄”有着神秘之美在文学中或表现为请厉之境中的妖艳之美、或一定程度的壮美。作者大西克礼对“幽玄”在此书中作了详细的分析。 |
| ● |
正题名:幽玄
索取号:I306/4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13104
|
30061310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6/42]
|
在馆
|
|
|
2
|
613105
|
30061310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6/42]
|
在馆
|
|
|
3
|
613106
|
30061310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6/42]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