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07nam0 22003011 450
|
|
001
|
0120210519
|
|
005
|
20240920210519.0
|
|
010
|
|
@a978-7-5509-3330-9@dCNY65.00
|
|
100
|
|
@a20230530d2023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410000
|
|
105
|
|
@aak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超深基坑施工期三维渗流特性仿真分析@Achao shen ji keng shi gong qi san wei shen liu te xing fang zhen fen xi@f周鹏伟 ... [等] 著
|
|
210
|
|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3.07
|
|
215
|
|
@a109页@c图@d24cm
|
|
304
|
|
@a题名页题其余责任者: 王玉, 李祥雨, 钟凌
|
|
320
|
|
@a有书目 (第106-109页)
|
|
330
|
|
@a本书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渗流理论和有限元理论, 针对超深基坑的三维渗流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利用理正软件进行超深基坑二维渗流特性计算, 初步得到了基坑渗流的部分规律。在对改进结点虚流量法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 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超深基坑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剖分, 采用课题组已编制的FORTRAN程序进行三维渗流场的仿真计算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准三维分析和真三维分析能更加可靠、真实、有效的反应超深基坑的渗流特性, 其计算结果更贴近工程实际 ; 当模型取得足够大时真三维计算和准三维的计算并没有显现显著的区别。综合计算分析所需耗费的人工河时间和工程, 在进行真三维模拟初步探讨渗流特性的基础上再进行准三维分析即可经济、科学的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
|
606
|
0
|
@a深基坑@Ashen ji keng@x工程施工@x渗流@x计算机仿真
|
|
690
|
|
@aTU4@v5
|
|
690
|
|
@aTU473.2@v5
|
|
701
|
0
|
@a周鹏伟@Azhou peng wei@4著
|
|
701
|
0
|
@a王玉@Awang yu@4著
|
|
701
|
0
|
@a李祥雨@Ali xiang yu@4著
|
|
701
|
0
|
@a钟凌@Azhong ling@4著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30530
|
|
905
|
|
@aCKNYKJZYXY@b300705978-80@dTU4@e157@f3
|
|
|
|
|
| |
| 超深基坑施工期三维渗流特性仿真分析/周鹏伟 ... [等] 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3.07 |
| 109页:图;24cm |
| |
| |
| ISBN 978-7-5509-3330-9:CNY65.00 |
|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渗流理论和有限元理论, 针对超深基坑的三维渗流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利用理正软件进行超深基坑二维渗流特性计算, 初步得到了基坑渗流的部分规律。在对改进结点虚流量法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 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超深基坑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剖分, 采用课题组已编制的FORTRAN程序进行三维渗流场的仿真计算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准三维分析和真三维分析能更加可靠、真实、有效的反应超深基坑的渗流特性, 其计算结果更贴近工程实际 ; 当模型取得足够大时真三维计算和准三维的计算并没有显现显著的区别。综合计算分析所需耗费的人工河时间和工程, 在进行真三维模拟初步探讨渗流特性的基础上再进行准三维分析即可经济、科学的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
| ● |
正题名:超深基坑施工期三维渗流特性仿真分析
索取号:TU4/15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705978
|
300705978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4/157]
|
在馆
|
|
|
2
|
705979
|
300705979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4/157]
|
在馆
|
|
|
3
|
705980
|
300705980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4/157]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