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61nam0 2200301 450
|
|
001
|
012022000039
|
|
005
|
20220927225426.3
|
|
010
|
|
@a978-7-109-29807-1@dCNY100.00
|
|
100
|
|
@a20220927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k z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熊蜂生物学及资源保护@Axiong feng sheng wu xue ji zi yuan bao hu@f(英) 戴夫·古尔森著@d= Bumblebees@ebehaviou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fDave Goulson@g牛庆生, 徐凯主译@zeng
|
|
210
|
|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2.7
|
|
215
|
|
@a228页@c图@d24cm
|
|
305
|
|
@a译自原书第2版
|
|
306
|
|
@a本书中文版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授权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独家出版发行
|
|
330
|
|
@a在作物授粉中发挥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 是一个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经济昆虫。虽然我们经常观察到熊蜂为野生植物或者作物授粉的现象, 但熊蜂种类繁多、自然条件下的熊蜂巢穴极难发现, 因此人类对熊蜂生物学如交尾、滞育、产卵的研究进展缓慢。随着作物种植模式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 野生熊蜂的种类和数量持续降低, 再加上外来引入熊蜂的引进, 与本地熊蜂发生生物竞争, 许多濒危熊蜂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该书对全世界过去30年来对熊蜂生物学以及相关生态学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其中包括了熊蜂进化、生活史、不同级型个体间关系、交尾、病虫害防治、作物授粉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内容。
|
|
500
|
10
|
@aBumblebees : behaviou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mChines
|
|
606
|
0
|
@a熊蜂属@Axiong feng shu@x生物学@x研究
|
|
606
|
0
|
@a熊蜂属@Axiong feng shu@x生物资源@x资源保护@x研究
|
|
690
|
|
@aQ96@v5
|
|
701
|
1
|
@a古尔森@Agu er sen@g(Goulson, Dave)@4著
|
|
702
|
0
|
@a牛庆生@Aniu qing sheng@4主译
|
|
702
|
0
|
@a徐凯@Axu kai@4主译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927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6040-1@dQ96@e90@f2
|
|
|
|
|
| |
| 熊蜂生物学及资源保护/(英) 戴夫·古尔森著= Bumblebees:behaviou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Dave Goulson/牛庆生, 徐凯主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7 |
| 228页:图;24cm |
| |
| |
| ISBN 978-7-109-29807-1:CNY100.00 |
| 在作物授粉中发挥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 是一个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经济昆虫。虽然我们经常观察到熊蜂为野生植物或者作物授粉的现象, 但熊蜂种类繁多、自然条件下的熊蜂巢穴极难发现, 因此人类对熊蜂生物学如交尾、滞育、产卵的研究进展缓慢。随着作物种植模式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 野生熊蜂的种类和数量持续降低, 再加上外来引入熊蜂的引进, 与本地熊蜂发生生物竞争, 许多濒危熊蜂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该书对全世界过去30年来对熊蜂生物学以及相关生态学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其中包括了熊蜂进化、生活史、不同级型个体间关系、交尾、病虫害防治、作物授粉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内容。 |
| ● |
正题名:熊蜂生物学及资源保护
索取号:Q96/9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76040
|
300676040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Q96/90]
|
在馆
|
|
|
2
|
676041
|
300676041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Q96/90]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