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17oam2 22003131 450
|
|
001
|
0127112912
|
|
005
|
20171127164030.07
|
|
010
|
|
@a978-7-303-22211-7@b精装@dCNY118.00
|
|
100
|
|
@a20170613d2017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eeng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 a 001yy
|
|
200
|
1
|
@a《资本论》的哲学@A《 zi ben lun 》de zhe xue@f仰海峰著
|
|
210
|
|
@a北京@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17.03
|
|
215
|
|
@a361页@c图@d25cm
|
|
225
|
2
|
@a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Aguo jia zhe xue she hui ke xue cheng guo wen ku@e2016
|
|
312
|
|
@a英文题名取自封底
|
|
320
|
|
@a有书目和索引
|
|
330
|
|
@a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论》的不同理解, 揭示了《资本论》中的丰富内涵,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不同的解释模式也意味着, 对《资本论》的理解并没有穷尽, 重新阅读《资本论》, 总能开启出马克思哲学解释的新空间。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资本论》再次成为学界的热点。但在这新一轮的解读中, 或者拘泥于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讨论, 或者是从文献编纂角度讨论马克思文稿的修改情况以及恩格斯的编辑作用。从思想阐发的总体水平来看, 并没有根本上的突破, 可以说, 对《资本论》的热度主要停留在一种情感上, 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反思的内在要求上, 如何从《资本论》的文本出发, 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哲学批判, 正是本书所要着力探讨的主题。
|
|
410
|
0
|
@12001@a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6)
|
|
510
|
1
|
@aPhilosophy of Das Kapital@zeng
|
|
605
|
|
@a资本论@Azi ben lun@x马克斯著作研究
|
|
606
|
0
|
@a哲学
|
|
690
|
|
@aA8@v5
|
|
690
|
|
@aA811.23@v5
|
|
690
|
|
@aB:Z@v4
|
|
701
|
0
|
@a仰海峰,@Ayang hai feng@f1969-@4著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70613
|
|
905
|
|
@aCKNYKJZYXY@b300572966@dB:Z@e25@f1
|
|
|
|
|
| |
| 《资本论》的哲学/仰海峰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3 |
| 361页:图;25c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6) |
| |
| |
| ISBN 978-7-303-22211-7(精装):CNY118.00 |
| 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论》的不同理解, 揭示了《资本论》中的丰富内涵,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不同的解释模式也意味着, 对《资本论》的理解并没有穷尽, 重新阅读《资本论》, 总能开启出马克思哲学解释的新空间。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资本论》再次成为学界的热点。但在这新一轮的解读中, 或者拘泥于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讨论, 或者是从文献编纂角度讨论马克思文稿的修改情况以及恩格斯的编辑作用。从思想阐发的总体水平来看, 并没有根本上的突破, 可以说, 对《资本论》的热度主要停留在一种情感上, 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反思的内在要求上, 如何从《资本论》的文本出发, 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哲学批判, 正是本书所要着力探讨的主题。 |
| ● |
正题名:《资本论》的哲学
索取号:B:Z/25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572966
|
300572966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Z/25]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