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79nam 2200337 450
|
|
001
|
012022000633
|
|
005
|
20220629081303.5
|
|
010
|
|
@a978-7-5090-1633-6@dCNY59.00
|
|
100
|
|
@a20220303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新世界@Axin shi jie@e亚非团结的中国实践与渊源@f著殷之光
|
|
210
|
|
@a北京@c当代世界出版社@d2022.1
|
|
215
|
|
@a14, 303页@d21cm
|
|
225
|
2
|
@a政法: 中国与世界@Azheng fa : zhong guo yu shi jie@v7
|
|
300
|
|
@a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
|
|
312
|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
314
|
|
@a殷之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士、硕士, 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博士。
|
|
320
|
|
@a有书目 (第275-296页)
|
|
330
|
|
@a本书着重梳理20世纪万隆会议之后十余年间, 在以亚非合作为主轴的第三世界去殖民与解放运动高潮时代里, 中国对“亚非团结”的认识与实践。这种实践通过亚非国家间互助与合作的形式, 谋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去殖民独立。本书特别突出文化交流与协作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将之视为一种在亚非合作框架下的文化去殖民运动。这种文化去殖民的理想与实践, 有希望将广大的前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塑造为世界新秩序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
|
410
|
0
|
@12001 @a政法: 中国与世界@v7
|
|
510
|
1
|
@aNew world@eAfro-asian solidarity and the PRC's imagination of global order@zeng
|
|
517
|
1
|
@a亚非团结的中国实践与渊源@Aya fei tuan jie de zhong guo shi jian yu yuan yuan
|
|
606
|
0
|
@a中外关系@Azhong wai guan xi@x国际关系史@y亚洲
|
|
606
|
0
|
@a中外关系@Azhong wai guan xi@x国际关系史@y非洲
|
|
690
|
|
@aD8@v5
|
|
701
|
0
|
@a殷之光@Ayin zhi guang@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629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5616-8@dD8@e111@f3
|
|
|
|
|
| |
| 新世界:亚非团结的中国实践与渊源/著殷之光.-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22.1 |
| 14, 303页;21cm.-(政法: 中国与世界;7) |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 |
| |
| ISBN 978-7-5090-1633-6:CNY59.00 |
| 本书着重梳理20世纪万隆会议之后十余年间, 在以亚非合作为主轴的第三世界去殖民与解放运动高潮时代里, 中国对“亚非团结”的认识与实践。这种实践通过亚非国家间互助与合作的形式, 谋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去殖民独立。本书特别突出文化交流与协作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将之视为一种在亚非合作框架下的文化去殖民运动。这种文化去殖民的理想与实践, 有希望将广大的前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塑造为世界新秩序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
| ● |
正题名:新世界
索取号:D8/11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65616
|
30066561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8/111]
|
在馆
|
|
|
2
|
665617
|
30066561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8/111]
|
在馆
|
|
|
3
|
665618
|
30066561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8/11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