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21nam 2200301 450
|
|
001
|
012023000107
|
|
005
|
20231018103801.6
|
|
010
|
|
@a978-7-5403-7373-3@b精装@dCNY98.00
|
|
100
|
|
@a20230915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420000
|
|
105
|
|
@ay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文心雕龙》与《刘子》@A《wen xin diao long 》yu 《liu zi 》@f涂光社著
|
|
210
|
|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3.8
|
|
215
|
|
@a427页@d22cm
|
|
225
|
2
|
@a“龙学”前沿书系@A“long xue ”qian yan shu xi
|
|
300
|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批准号: 17ZDA253) 阶段性成果
|
|
314
|
|
@a涂光社, 1942年生, 湖北黄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心雕龙》、古代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美学。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 现为顾问) 、中国庄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
|
|
320
|
|
@a有书目
|
|
330
|
|
@a本书依托细致的文献梳理, 对正反意见均一一做了合乎学理的回应, 为展开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刘子》是与《文心雕龙》产生时代相近的一部子书, 其作者是否为刘勰, 它与《文心雕龙》的关系如何, 一直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既是“龙学”的热点, 也是“龙学”的难点, 此问题对厘清《文心雕龙》及其作者刘勰的思想渊源具有重要意义,不容回避。当代众多《文心雕龙》研究者 (如杨明照、林其錟等) 都参与讨论, 甚至有针锋相对的意见。
|
|
410
|
0
|
@12001 @a“龙学”前沿书系
|
|
605
|
|
@a文心雕龙@Awen xin diao long@x研究
|
|
606
|
0
|
@a中国文学@Azhong guo wen xue@x文学理论@z南朝时代
|
|
690
|
|
@aI2@v5
|
|
701
|
0
|
@a涂光社,@Atu guang she@f1942-@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915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8324-5@dI2@e2263@f2
|
|
|
|
|
| |
| 《文心雕龙》与《刘子》/涂光社著.-武汉:崇文书局,2023.8 |
| 427页;22cm.-(“龙学”前沿书系) |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批准号: 17ZDA253) 阶段性成果 |
| |
| ISBN 978-7-5403-7373-3(精装):CNY98.00 |
| 本书依托细致的文献梳理, 对正反意见均一一做了合乎学理的回应, 为展开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刘子》是与《文心雕龙》产生时代相近的一部子书, 其作者是否为刘勰, 它与《文心雕龙》的关系如何, 一直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既是“龙学”的热点, 也是“龙学”的难点, 此问题对厘清《文心雕龙》及其作者刘勰的思想渊源具有重要意义,不容回避。当代众多《文心雕龙》研究者 (如杨明照、林其錟等) 都参与讨论, 甚至有针锋相对的意见。 |
| ● |
正题名:《文心雕龙》与《刘子》
索取号:I2/226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88324
|
30068832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2263]
|
在馆
|
|
|
2
|
688325
|
30068832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226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