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543nam0 2200265 450
|
|
001
|
012022000463
|
|
005
|
20220516133508.7
|
|
010
|
|
@a978-7-109-28133-2@dCNY68.00
|
|
100
|
|
@a20210705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ak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方法与实践@Axin shi qi gao biao zhun nong tian jian she de li lun fang fa yu shi jian@f薛剑, 关小克, 金凯著
|
|
210
|
|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1.5
|
|
215
|
|
@a143页@c图@d24cm
|
|
320
|
|
@a有书目 (第133-143页)
|
|
330
|
|
@a本书全面系统地开展高标准农田的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1) 根据作物生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 (2)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环境条件, 在统筹考虑作物高产稳产的要求与环境条件匹配的基础上, 分区域制定高标准农田标准, 并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改造的限制因子; (3)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条件、政策限制等影响因素,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与建设措施, 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高效有序的路径。同时, 在以上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本项研究是一项应用性研究, 其研究成果, 对于指导我国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水平的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 也希望能够在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方面有所进步。
|
|
606
|
0
|
@a农田基本建设@Anong tian ji ben jian she@x研究@y中国
|
|
690
|
|
@aS2@v5
|
|
701
|
0
|
@a薛剑@Axue jian@4著
|
|
701
|
0
|
@a关小克@Aguan xiao ke@4著
|
|
701
|
0
|
@a金凯@Ajin kai@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516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54575-7@dS2@e83@f3
|
|
|
|
|
| |
| 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薛剑, 关小克, 金凯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5 |
| 143页:图;24cm |
| |
| |
| ISBN 978-7-109-28133-2:CNY68.00 |
| 本书全面系统地开展高标准农田的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1) 根据作物生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 (2)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环境条件, 在统筹考虑作物高产稳产的要求与环境条件匹配的基础上, 分区域制定高标准农田标准, 并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改造的限制因子; (3)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条件、政策限制等影响因素,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与建设措施, 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高效有序的路径。同时, 在以上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本项研究是一项应用性研究, 其研究成果, 对于指导我国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水平的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 也希望能够在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方面有所进步。 |
| ● |
正题名: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索取号:S2/8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54575
|
300654575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2/83]
|
在馆
|
|
|
2
|
654576
|
300654576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2/83]
|
在馆
|
|
|
3
|
654577
|
300654577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2/8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