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581nam 2200313 450
|
|
001
|
012022001431
|
|
005
|
20220701140950.9
|
|
010
|
|
@a978-7-100-18896-8@dCNY68.00
|
|
100
|
|
@a20210311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a 000yd
|
|
106
|
|
@ar
|
|
200
|
1
|
@a经典“鲁迅”@Ajing dian “lu xun ”@e历史的镜像@f陈国恩等著
|
|
210
|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1.1
|
|
215
|
|
@a307页@d24cm
|
|
225
|
2
|
@a丽泽人文学术书系@Ali ze ren wen xue shu shu xi
|
|
300
|
|
@a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1AZD066) “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研究”结项成果
|
|
314
|
|
@a陈国恩, 文学博士,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
|
320
|
|
@a有书目
|
|
330
|
|
@a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 《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一书, 将鲁迅形象的生成置于20世纪中国的语境中, 在此基础上考察鲁迅形象的建构与嬗变, 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审思鲁迅形象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品格。同时, 将鲁迅这一精神资源介入国际思想的交锋中, 以此廓清鲁迅思想的中国立场, 开掘其中国智慧及人类性主题。在此基础上, 集中围绕鲁迅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理论分析, 提出鲁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开掘的可能性命题, 为鲁迅研究提出一条新的路径。
|
|
410
|
0
|
@12001 @a丽泽人文学术书系
|
|
517
|
1
|
@a历史的镜像@Ali shi de jing xiang
|
|
600
|
0
|
@a鲁迅,@Alu xun@f1881-1936@x人物研究
|
|
606
|
0
|
@a作家@Azuo jia@x人物研究@y中国@z现代
|
|
690
|
|
@aK825@v5
|
|
701
|
0
|
@a陈国恩@Achen guo en@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701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7927-9@dK825@e539@f3
|
|
|
|
|
| |
| 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陈国恩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 |
| 307页;24cm.-(丽泽人文学术书系) |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1AZD066) “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研究”结项成果 |
| |
| ISBN 978-7-100-18896-8:CNY68.00 |
|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 《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一书, 将鲁迅形象的生成置于20世纪中国的语境中, 在此基础上考察鲁迅形象的建构与嬗变, 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审思鲁迅形象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品格。同时, 将鲁迅这一精神资源介入国际思想的交锋中, 以此廓清鲁迅思想的中国立场, 开掘其中国智慧及人类性主题。在此基础上, 集中围绕鲁迅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理论分析, 提出鲁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开掘的可能性命题, 为鲁迅研究提出一条新的路径。 |
| ● |
正题名:经典"鲁迅"
索取号:K825/539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67927
|
300667927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39]
|
在馆
|
|
|
2
|
667928
|
300667928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39]
|
在馆
|
|
|
3
|
667929
|
300667929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3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