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442nam 2200277 450
|
|
001
|
012022000103
|
|
005
|
20221018193948.1
|
|
010
|
|
@a978-7-108-06969-6@b精装@dCNY84.00
|
|
100
|
|
@a20210126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z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行行重行行@Ahang hang zhong hang hang@e1983-1996@h上@e合编本@f费孝通著
|
|
210
|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21.1
|
|
215
|
|
@a502页@d22cm
|
|
225
|
2
|
@a费孝通作品精选@Afei xiao tong zuo pin jing xuan
|
|
314
|
|
@a费孝通, 1910-2005年, 江苏吴江人。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卓越学者。
|
|
330
|
|
@a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费孝通接续其早年对城-镇-乡结构关系的思考和“乡土重建”的理想, 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对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城乡和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先后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等不同的乡镇发展类型, 以及长三角、港珠澳、京津冀、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等多种区域发展战略, 其中还包含了他对中西部城市发展类型的思考。本书汇集了费孝通十余年中所写的近六十篇考察随记, 大致按时间线索排列, 不仅呈现了晚年费孝通“从实求知”的所思所想; 某种意义上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黄金时期的历史进程。
|
|
410
|
0
|
@12001 @a费孝通作品精选
|
|
606
|
0
|
@a乡镇@Axiang zhen@x社会调查@y中国@z1983-1996@j文集
|
|
690
|
|
@aD6@v5
|
|
690
|
|
@aC912@v5
|
|
701
|
0
|
@a费孝通,@Afei xiao tong@f1910-2005@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1018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1947-8@dD6@e688@f2
|
|
|
|
|
| |
| 行行重行行:1983-1996.上:合编本/费孝通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 |
| 502页;22cm.-(费孝通作品精选) |
| |
| |
| ISBN 978-7-108-06969-6(精装):CNY84.00 |
|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费孝通接续其早年对城-镇-乡结构关系的思考和“乡土重建”的理想, 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对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城乡和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先后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等不同的乡镇发展类型, 以及长三角、港珠澳、京津冀、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等多种区域发展战略, 其中还包含了他对中西部城市发展类型的思考。本书汇集了费孝通十余年中所写的近六十篇考察随记, 大致按时间线索排列, 不仅呈现了晚年费孝通“从实求知”的所思所想; 某种意义上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黄金时期的历史进程。 |
| ● |
正题名:行行重行行
索取号:D6/68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71947
|
30067194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688]
|
在馆
|
|
|
2
|
671948
|
30067194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68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