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 
作者: 刘小枫 林志猛
出版信息: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3
开本页数: 23cm  216页
丛书名: 古典学研究
单 册:
中图分类: B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儒家--ru jia
电子资源:
ISBN: 978-7-5760-1540-9
000 01656nam 2200337 450
001 012021000448
005 20210602153933.8
010    @a978-7-5760-1540-9@dCNY48.00
100    @a20210531d2021 em y0chiy50 ea
101 @achi@aeng
102    @aCN@b310000
105    @aak a 000yy
106    @ar
200 @a《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A《lun yu 》zhong de si sheng yu jiao hua@d= Death, life and teaching in the analects@zeng
210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1.3
215    @a216页@c图@d23cm
225 @a古典学研究@Agu dian xue yan jiu@h第七辑
300    @a本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古典教育基金·“传德”资助项目
306    @a本书著作权、版式和装帧设计受世界版权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
314    @a版权页题: 编者刘小枫, 林志猛
320    @a有书目
330    @a《古典学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辑刊。该刊依托具体文本, 从原初的、古典的语义语境出发, 致力于研究、疏解、诠释中西传世经典, 旨在推动中国的古典学研究, 建立汉语学界的古典学学术园地。第七辑收录专题文章4篇, 张清江分析了不同时代儒者对孔子“未知生, 焉知死”教导的解释; 金方廷基于先秦语料, 尝试还原“管仲之器”的本意; 刘伟分析了从《论语》中以“责善”为代表的朋友之道, 到游侠、王阳明的朋友观的变化; 蔡新乐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 分析了学界对“一以贯之”的意义疏解及今译和英译。
410  0 @12001 @a古典学研究@h第七辑
510 @aDeath, life and teaching in the analects@zeng
605    @a论语@Alun yu@x研究
606 @a儒家@Aru jia
690    @aB2@v5
701  0 @a刘小枫@Aliu xiao feng@4编
701  0 @a林志猛@Alin zhi meng@4编
801  0 @aCN@bCDNYKJZYXY@c20210531
905    @aCDNYKJZYXY@b300624082-84@dB2@e334@f3
    
    《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 Death, life and teaching in the analects.-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3
    216页:图;23cm.-(古典学研究.第七辑)
    本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古典教育基金·“传德”资助项目
    
    ISBN 978-7-5760-1540-9:CNY48.00
    《古典学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辑刊。该刊依托具体文本, 从原初的、古典的语义语境出发, 致力于研究、疏解、诠释中西传世经典, 旨在推动中国的古典学研究, 建立汉语学界的古典学学术园地。第七辑收录专题文章4篇, 张清江分析了不同时代儒者对孔子“未知生, 焉知死”教导的解释; 金方廷基于先秦语料, 尝试还原“管仲之器”的本意; 刘伟分析了从《论语》中以“责善”为代表的朋友之道, 到游侠、王阳明的朋友观的变化; 蔡新乐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 分析了学界对“一以贯之”的意义疏解及今译和英译。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     索取号:B2/334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624082   300624082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2/334] 在馆    
2 624083   300624083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2/334] 在馆    
3 624084   300624084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2/334] 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