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66nam 2200265 450
|
|
001
|
012022000326
|
|
005
|
20220827081701.6
|
|
010
|
|
@a978-7-5321-7937-4@dCNY98.00
|
|
100
|
|
@a20210716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
102
|
|
@aCN@b310000
|
|
105
|
|
@aa z 000cy
|
|
106
|
|
@ar
|
|
200
|
1
|
@a重走@Achong zou@e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f杨潇著
|
|
210
|
|
@a上海@c上海文艺出版社@d2021.5
|
|
215
|
|
@axi, 682页@c图@d21cm
|
|
225
|
2
|
@a单读书系@Adan du shu xi
|
|
330
|
|
@a历史·文化·旅行。这本非虚构作品会做一个尝试: 即把旅行写作与历史写作融合起来, 通过行走、书写搭建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关于西南联大在昆明八年的书籍早已汗牛充栋, 比较起来, 关于长沙临大和西迁之路的研究与叙事就少得可怜。从长沙到昆明的”旅行团”之路, 也有人走过, 但基本上是校庆时的宣传活动, 很少有人真正用脚丈量1600公里全程, 更别提带着史料与问题意识去重访了, 而这正是杨潇做的事情。具体到文本上, 本书采取了历史与现实的双线交织叙事, 在长沙, 作者会拜访他们乘船出发的码头, 寻找张伯苓与蒋梦麟争吵的49标男生宿舍; 在黔东青溪, 他找到了他们曾经下榻的天后宫, 又发掘了一座铁厂与中国现代化的命运, 在黔中贵定, 他甚至找到了接待过他们的大户人家的后代, 听他讲了一个教人唏嘘的故事; 而进入云南, 他仔细辨别着胜境关牌坊东西两侧的差别, 和他们一样研究雨神与风神在黔滇两侧留下的痕迹, 最终他们一起到达昆明, 在圆通山上, 大观楼旁聆听梅贻琦与蒋梦麟的谈话。
|
|
410
|
0
|
@12001 @a单读书系
|
|
517
|
1
|
@a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Azai gong lu 、he liu he yi dao shang xun zhao xi nan lian da
|
|
606
|
0
|
@a游记@Ayou ji@y中国@z当代@j作品集
|
|
690
|
|
@aI267@v5
|
|
701
|
0
|
@a杨潇@Ayang xiao@4著
|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827
|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0174-6@dI267@e1826@f3
|
|
|
|
|
| |
|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5 |
| xi, 682页:图;21cm.-(单读书系) |
| |
| |
| ISBN 978-7-5321-7937-4:CNY98.00 |
| 历史·文化·旅行。这本非虚构作品会做一个尝试: 即把旅行写作与历史写作融合起来, 通过行走、书写搭建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关于西南联大在昆明八年的书籍早已汗牛充栋, 比较起来, 关于长沙临大和西迁之路的研究与叙事就少得可怜。从长沙到昆明的”旅行团”之路, 也有人走过, 但基本上是校庆时的宣传活动, 很少有人真正用脚丈量1600公里全程, 更别提带着史料与问题意识去重访了, 而这正是杨潇做的事情。具体到文本上, 本书采取了历史与现实的双线交织叙事, 在长沙, 作者会拜访他们乘船出发的码头, 寻找张伯苓与蒋梦麟争吵的49标男生宿舍; 在黔东青溪, 他找到了他们曾经下榻的天后宫, 又发掘了一座铁厂与中国现代化的命运, 在黔中贵定, 他甚至找到了接待过他们的大户人家的后代, 听他讲了一个教人唏嘘的故事; 而进入云南, 他仔细辨别着胜境关牌坊东西两侧的差别, 和他们一样研究雨神与风神在黔滇两侧留下的痕迹, 最终他们一起到达昆明, 在圆通山上, 大观楼旁聆听梅贻琦与蒋梦麟的谈话。 |
| ● |
正题名:重走
索取号:I267/182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70174
|
30067017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7/1826]
|
在馆
|
|
|
2
|
670175
|
30067017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7/1826]
|
在馆
|
|
|
3
|
670176
|
30067017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7/182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