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
01691nam0 22003371 450
|
|
001
|
0111092236
|
|
005
|
20171211092236.0
|
|
010
|
|
@a978-7-111-55992-4@dCNY79.00 (含手册)
|
|
100
|
|
@a20170817d2017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
@aCN@b110000
|
|
105
|
|
@ay a 000yy
|
|
106
|
|
@ar
|
|
200
|
1
|
@a自下而上@Azi xia er shang@e万物进化简史@f(英) 马特·里德利著@d= 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ehow the ideas emerge@fMatt Ridley@g闾佳译@zeng
|
|
210
|
|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17.07
|
|
215
|
|
@aXIII, 342页@d23cm@e读本1册 (142页)
|
|
300
|
|
@a华章经管
|
|
306
|
|
@a由HarperCollins Publishers通过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td.授权出版
|
|
314
|
|
@a马特·里德利, 英国记者, 科学家, 商界人士, 著名的科普作家。
|
|
320
|
|
@a有书目 (第324-342页)
|
|
330
|
|
@a本书从宇宙的演变、道德的演变、生命的演变、基因的演变、文化的演变、经济的演变、技术的演变、思想的演变、性格的演变、教育的演变、人口的演变、领导力的演变、政府的演变、宗教的演变、金钱的演变、互联网的演变等16个方面提出的“演变通论”理论, 向读者证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逐渐演变是自下而上, 来自底层推动的自发、有机、建设性变革的力量, 历史的飞轮来自不断试错的增量变化, 创新靠重组来推动, 这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事物, 远不仅限于有基因的生物。
|
|
500
|
10
|
@aEvolution of everything : how the ideas emerge@mChinese
|
|
517
|
1
|
@a万物进化简史@Awan wu jin hua jian shi
|
|
606
|
0
|
@a社会科学@Ashe hui ke xue@y英国@z现代@j文集
|
|
606
|
0
|
@a自然科学@Azi ran ke xue@y英国@z现代@j文集
|
|
690
|
|
@aZ@v5
|
|
690
|
|
@aZ456.1@v5
|
|
701
|
1
|
@a里德利@Ali de li@g(Ridley, Matt)@4著
|
|
702
|
0
|
@a闾佳@Alu jia@c(翻译)@4译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70817
|
|
905
|
|
@aCKNYKJZYXY@b300573436-8@dZ@e148@f3
|
|
|
|
|
| |
| 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英) 马特·里德利著= 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how the ideas emerge/Matt Ridley/闾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07 |
| XIII, 342页;23cm+读本1册 (142页) |
| 华章经管 |
| |
| ISBN 978-7-111-55992-4:CNY79.00 (含手册) |
| 本书从宇宙的演变、道德的演变、生命的演变、基因的演变、文化的演变、经济的演变、技术的演变、思想的演变、性格的演变、教育的演变、人口的演变、领导力的演变、政府的演变、宗教的演变、金钱的演变、互联网的演变等16个方面提出的“演变通论”理论, 向读者证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逐渐演变是自下而上, 来自底层推动的自发、有机、建设性变革的力量, 历史的飞轮来自不断试错的增量变化, 创新靠重组来推动, 这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事物, 远不仅限于有基因的生物。 |
| ● |
正题名:自下而上
索取号:Z/14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573436
|
300573436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Z/148]
|
在馆
|
|
|
2
|
573437
|
300573437
|
二线书库(不外借)/
[索取号:Z/148]
|
在馆
|
|
|
3
|
573438
|
300573438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Z/148]
|
在馆
|
|